全国模范教师、护理康养学院院长 董玉洁:
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,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。从“层次”到“类型”,职业教育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“快车道”。作为一名护理专业教师,我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基,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锚点,将岗位标准转化为育人标尺,不断提升护理康养专业人才培养与健康产业需求的适应性,答好“教育强国、职教何为”的时代答卷,为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,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、四川技能大师、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 徐斌:
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推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,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。让我倍感振奋、深受鼓舞。我将充分发挥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的引领带动作用,紧密围绕智能制造产业,加强教学关键要素改革,推动职教“五金”建设,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的深度融合,提高技术成果转化,为地方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。同时,作为民主党派成员,我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围绕中心工作,积极建言献策,参与社会服务,为建设教育强省贡献力量。
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、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 姚佳秀:
作为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、高校思政课教师,我深知只有坚守教育的初心和使命,才能在创新的过程中不迷失方向;只有不断创新,才能让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。我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主动肩负起培养“五有”高技能人才的重任,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、内容更新和方法改革,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,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、理论性和亲和力、针对性,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。
民进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支部副主委、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副院长 宋经纬:
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民盟、民进、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,让我深受鼓舞、倍感振奋。结合自己的高职院校教师和民进会员双重身份,在产教融合的工作实践中感悟深刻。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,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、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。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,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。作为一名民进会员,我将积极建言献策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生物医药学院中药专业2023级1班学生、校学生会主席 税川斯文:
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的重要指示,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,让我深感教育于国家发展、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。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,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知识的学习,更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、学术交流活动,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,将理论与实际结合,努力提升自我,积极关注和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组稿:党委宣传部
编辑:吴鹰
审核:钟翼